游园攻略——上海长风海洋世界
2021-02-15 11:49:17
2021-02-15 11:49:17
长风海洋世界作为上海最小的海洋公园,预计游园时间一个小时,道人下午三点半抵达,四点半关门时刚好出馆。
喂食时间请参考上海长风海洋世界官网。
长风曾经的镇馆之宝兼吉祥物是两头白鲸,然而在2019年3月,两头白鲸陆续抵达位于冰岛的保护区内。这曾让道人觉得长风已经苟延残喘了,然而这次的长风之游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长风虽然非常之小,但是好多个展区在道人看来都是无可挑剔的,甚至有几个还有独到的创意,不封顶的展缸也为游客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大咖主要有电鳗和犁头鳐。
进门有个小缸,展出一些热带鱼,就像是开胃菜。
然后是第一个主展区与鳐共舞,都是一些常见物种,有一个小观察窗可供5,6岁小孩钻进展缸,道人勉强进去体验了一下。
然后几个小缸,有淡水缸也有海水缸,值得一提的是,过道这个流水效果非常漂亮(虽然道人也不知道这水是哪里来的)。
第二个主展区触摸池,主要就是各种海星和贝类,旁边也有工作人员负责,小朋友可以玩。
蓑鲉(狮子鱼)也是水族馆的常客,只是这个密度有点太大了。
第三个主展区世界热带雨林奇观,展出各种热带淡水鱼,洪溢林的景观做得很不错,一些人为装饰物也没有帮倒忙。物种虽然不够丰富,但是缸的造景弥补了不足。
七星刀很漂亮(下图中体型最大的鱼),树根的放置也错落有致,恰到好处。
然后是一个道人认为设计非常好的小爪水獭展区,浅水深水两个阶段都有,得益于光线阴暗和较小的展区,滑梯在提供丰容的同时也提供了躲避场所。
注意这个小脑袋露出的地方,它和左边的深水区底部是相通的,水獭可以通过这条暗道自如地穿梭于深水和浅水区,此设计在众多同行中确实别具一格。
依旧是几个淡水缸,依旧是观赏鱼常客巨骨舌鱼、红尾鲶和珍珠魟,大咖有电鳗(好像只有一条)。
注意这根比树干颜色深还会左右摇晃的条状物,其实是电鳗的尾巴(头部藏在树干深处拍不到)。
在道人参观的时候,几个小孩在旁边喊:“电鳗呢?电鳗在哪里?”和动物园一个道理,电鳗能躲得让游客看不见,恰恰说明了长风的造景是有效果的。展缸环境做得很清爽,树干也为电鳗提供了藏身之处,不封顶的展缸也为游客提供了在其他水族馆较难遇见的俯视视角。
接下来是海马海龙展区,小缸效果非常好,可以保证每个缸内的海马海龙都能有充足的生活空间。
再往后是一系列海水缸,有几个视觉效果非常壮观,值得一看。
这个大展缸虽然没有什么稀有的物种,但是珊瑚礁的运用很好地为群游鱼类提供了背景铺垫。整个展缸设计布局十分合理,珊瑚礁和海草集中在两侧和后部,而在游客面对的一侧则是空旷的海水运动场,也就会出现图三中相对较为壮观的群游场面。
接下来几个缸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结合,出发点很好,但运用在造景上却有点适得其反。
第一个展区展出裸胸鳝,密度之大道人就不赘述了,造景中最忌讳的就是出现人为因素,如钢琴、桌椅等,裸胸鳝展区的青花瓷还勉强看得过去,下图中的桌椅就让人一头雾水了,道人认为这两个展区是整个公园的败笔。
海洋总动员中的“多莉”——蓝倒吊
海底隧道,大咖犁头鳐(图一),比较少见
海底隧道常客沙虎鲨
斑嘴环企鹅展区,构思方面中规中矩,但是从岩石造景铺满整个缸体这个点看来,长风也是花了点心思。
整个馆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规模很小,物种阵容也没有很华丽,但是在视觉效果(造景)这方面,确实有些亮点,甚至有些设计,至少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
喜欢动物或动物园,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料和攻略的朋友,不妨点个关注吧。点亮在看也是对道人最大的支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浪迹天涯刑天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