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五龙齐发,给2020年收了个豹尾。6号线、9号线的开通,更让一个叫“金融城东”的地铁站走进了全城人民的视野。拥有11年历史的金融城,是高新区的精华所在,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主战场,毫无疑问贵为城市封面。而大部分区域都在锦江区的金融城三期能不能握稳接力棒,让很多人捏了一把汗。但也有人觉得,即将在明年进入“核爆期”的金融城三期,长得越来越像陆家嘴:既然上海浦东发生过神迹,一路狂奔的成都,凭什么不可以?相较于一、二期,金融城三期更具“21世纪的城市特性”,它均衡的考虑了金融、商务、交通和居住生活的融合,达到了“鱼与熊掌兼得”的理想状态。

金融城一期的小面积规划,像是金融城的一次试水,居住区穿插于办公区是1.0时代最大的特点。在得到超乎预期的效果之后,金融城推出了规划面积更大的2.0时代——金融城二期。二期的面积比一期大了不止一倍,较之1.0时代,二期多了一线江景公园的点缀,居住生活区与商务区也区分的更加明显,二期是全国知名机构区域总部聚集之地。
金融城三期,是一次大刀阔斧的行动,引入了TOD和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也将锦江以东的金融城板块带入了全新升级的3.0时代。三期规划全面考虑了区域内的金融、商务、交通和居住生活的最佳配置,将居住生活与商务办公融为一体,同时又分割得泾渭分明。可见,作为收官之作,金融城三期的规划完美承袭了“公园城市”的理念,不仅注重GDP,更注重生态与人居的价值。金融城三期也经历了多次调规,从最初以办公商务用地为主,到最后多次增加居住用地,充分说明了三期的“以人为本”,金融城三期让成都更具有现代城市的色彩。目前,金融城三期在人居方面,是真正的价值洼地。以锦江为界,金融城东西两岸的房价天差地别,西岸的二手房平均房价2.9万/平米,中海城南一号的二手房价格甚至可以达到4万/㎡。而东岸区域的二手房平均房价不过一万出头,这种差距与区域既无土拍也无新盘面市有极大关系。可以预料的是,当2021年金融城三期开始陆续推出住宅地块之后,区域必将成为主城下一个豪宅区。即使有政策掣肘,金融城三期也可望在公园城市、TOD加持下,产生乘法效应,快速将东岸的房价推至西岸的水平。金融街三期大部分区域位于锦江区。这让不少人对它的前途产生了质疑。这样的担心也并非多虑,毕竟锦江区在各种资源上,跟高新区有一些差距。
随着P2P的惨淡退场,东大街的金融梦早已无法达到预期。也正因于此,锦江区极可能倾尽全力打造金融城三期,以此树立一个全区的标杆。也可以说,金融城三期东岸的成败,关系着锦江区作为老城区,是否能真正迎来发展的第二春。要将金融城三期打造好,最佳的策略或许是“提纯”——一心一意走“金融大道”路线。如今,秦皇寺的总部经济地位,放在全成都来看,都数首屈一指,而科学城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新川板块5G、短视频产业,已在金融城三期沉寂的这段时间,逐渐壮大。金融城三期要从竞争对手手中分一杯羹,难度很大,与其费劲心机抢资源,不如将自己擅长的金融做到极致。此外,金融街三期缝合了“南拓”和“东进”两大城市战略,区位红利无须赘述。甚至较之东大街,有后发优势。
金融城三期将规划打造四大金融产业集群——资本市场大厦、现代支付产业园、西部财富管理中心、新金融中心。目前,交子金融科技中心、成都金融城文化中心、交子金融博物馆、金融梦工场·金融麦田、成都交易所大厦等城市地标项目都已确定落址金融城三期,并且不少项目已开始投运。在成都TOD已经成为重点开发的时代,金融城三期更规划了占地700亩TOD项目,大体量的TOD规划,将进一步完善金融城三期的金融生态,将成为金融城三期产业发展背后最大的“后勤力量”。与新川板块、秦皇寺板块,更注重产业不同,金融城三期不仅注重产业发展,在商业、人居方面也有所倾斜,在综合素质方面,远远超过新川和秦皇寺。在一二期支撑下,不管是商业、办公还是居住,金融城都已经相当具备人气,而新川、秦皇寺还正处于发展初期,与金融城想必,输在了人气上。在“成都下一个市中心”话题上,金融城板块始终有些争议,主要原因在于一二期规模不足。金融城一二期总共占地1.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530万㎡。而金融城三期规划面积达到3.67平方公里,比一二期加起来的两倍还多。有了三期的助攻,成都下一个市中心,金融城的胜率大了很多。有人说,金融城于成都,如同陆家嘴之于上海的价值和意义。讲真,眼下的成都,跟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还真实颇有相似之处。金融城,也确实有成为“成都陆家嘴”的潜力。不过,要朝着这个“小目标”精进,金融城除了扩大规模,还需要一条如“世纪大道”般的地标轴线。
每一个城市核心区都会有一条商业地标轴线,要成为商业地标轴线,除了考虑沿线建筑高度、重量级企业等,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成为人们脑海中一个独特符号,成为人们每每提及这个区域时的第一联想和条件反射。在陆家嘴,这条轴线无疑是世纪大道。它聚集五星级酒店、大体量商业、超甲级写字楼、城市文化地标、东方明珠电视塔以及高端住宅项目,共同构成了陆家嘴的华丽天际线。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金融城,它的商业地标轴线又在哪里?或许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选项是天府大道,但37君认为作为成都第一中轴线,天府大道并非金融城独有,而诞生于金融城的交子大道反而更符合。天府大道担任的角色更多的还是联通南北的城市主轴,而交子大道便是联系金融城一二三期的生命轴线。在最新规划中,交子金融大街,包含交子大道将进行升级改造,贯穿整个交子公园商圈,以大型首店及旗舰店为主,明确力争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中国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或旗舰店、概念店,依托“双塔灯光秀”,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生活消费场景。但仅有商业的支撑还远远不够,交子大道和交子金融大街,要助力金融城成为成都的第二市中心。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产业吸引力,目前位于天府大道左侧的交子大道,除了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其他主要为高端住宅,因此位于三期的交子金融大街便担负起了经济和产业重担。要成为地标轴线,交子金融大街还需要在企业入驻和GDP上多下功夫,加大政策优势,吸引头部企业落地,打造轴线经济实力,成为金融城的经济和门面担当。比起一二期的车水马龙,金融城三期还显得有些人迹寥寥,但相信在“基建狂魔”的打磨下,金融城三期将成为不逊于一二期的“城市封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3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