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我的青春!浦东,我的故乡!我在浦东,三十而立
2021-02-15 11:35:19
2021-02-15 11:35:19
30岁,是人生的一道重要台阶
古人云“三十而立”
30岁的浦东
被称为中国“最牛90后”
与浦东共成长的第一代“90后”
如今也站上30岁的门槛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1" data-cover="http%3A%2F%2Fshp.qpic.cn%2Fqqvideo_ori%2F0%2Fb3202gc0nmy_496_280%2F0"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864" src="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3202gc0nmy"></iframe>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间隙,李智程喜欢拿上一杯咖啡,站在农银大厦42楼办公室的玻璃幕墙边,眺望南来的黄浦江绕过陆家嘴,折向东流。摩天大楼林立,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眼前的陆家嘴,不再是李智程儿时记忆中村野闲趣的城郊。
1995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陆家嘴落成。
1999年,当时全国最高的摩天大楼金茂大厦建成,迎接新世纪的来临。
2008年,环球金融中心超越金茂大厦,吸引全国游客。
2016年,上海中心大厦落成,“上海之巅”一览众山小。
陆家嘴从村野闲趣的城郊,终于进化成世界上熠熠发光的金融中心。
欧洲留学,向外国同学推介陆家嘴
18岁前,李智程的人生轨迹没有离开过浦东,上大学后,先是考上同济,再远赴意大利留学。
一位外国同学曾和李智程聊天说,欧洲大多死气沉沉,年轻人没什么工作机会,未来世界的中心会在新加坡、香港、东京这样的亚洲大都市,他想去那边发展。
李智程问这位外国同学为什么不去上海试一试?“我家住浦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像陆家嘴地区,已从一片农田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商务区,众多跨国公司在那里设立了分支机构。这里的年轻人爱拼搏、爱奋斗,只要肯付出努力,都会有不少机会。”
李智程给这位外国同学找了许多浦东的旧照片和新照片。外国同学听了李智程的话,当机立断来到上海,很快就在陆家嘴的一家跨国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后来这位外国同学实习结束后回意大利,见到李智程就说:“浦东很漂亮!陆家嘴棒极了!这里活力四射,如果没去上海实习的话真没法想象在短短二十多年里浦东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简直是奇迹!”
与农业银行再续不解之缘
李智程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小时候,每次拿到压岁钱,妈妈都会带着他到街角的农业银行开一张定期存单,那时ATM机还是稀奇玩意儿,排队全靠拉线,要好久才能排到,在柜面还要填很多单子。
后来,李智程考上了同济大学,开学第一天,辅导员给他发了一张农行卡,这也是李智程拥有的第一张银行卡,由于学费、生活费都需用到它,他家小区外的农行便成了李智程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进门迎客、叫号引流等一系列规范服务已经深入人心,农行网点工作人员总能耐心帮客户解决遇到的问题。
毕业后,李智程怀着一腔热血加入了农行。几年来,做过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秘书等工作,并兼任过多个团委和工会的职务,在不同的岗位经受历练,适应了不同角色的转换。
现在的李智程的工作、生活都在浦东,但不一样的是从农行的客户,变成了农行的员工。李智程亲历着银行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服务模式的转型。身边银行的巨大进步也正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缩影。
农行对李智程而言已不是的那一张存单、一张卡片,也不是简单的一份工作,而是事业的起点、生活的伙伴。
在陆家嘴有许多金融机构,各种类型都有。李智程喜欢和不同机构的同行交流,一起喝杯咖啡,聊一下。这或许就是陆家嘴金融人的工作状态。“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成像传说中那样,我们一谈就是好几亿的融资,没那么高大上,其实我们都是陆家嘴金融城的螺丝钉,干好本职工作!这里聪明的头脑多,机会更多!”李智程笑着如是说。
我在浦东,三十而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