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一)
2021-02-14 12:40:01
2021-02-14 12:40:01
12月16日,冬日暖暖的太阳高照,好天气出行,心情也随之舒畅。
今天,我俩去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北京西路510号)参观,据说5个层面参观要一天。
我国新冠疫情控制良好,病例偶发,但冬季要当心,所以我估计只要不是周末,到自然博物馆来参观的人不会很多,当是参观的好时机。
参观前做了功课:上海自然博物馆(历史可追溯到1868年),成立于1956年,1958年8月迁入延安中路260号(原华商纱布交易所),2001年体制上并入上海科技馆。
由于旧馆空间狭小、陈列方式落后,有关部门决定在静安雕塑公园内建造新馆,2009年6月破土动工(旧馆于2014年5月12日闭馆)。新馆于2014年12月18日启动试运行,2015年4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
新馆参观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15(国定假日开放)。
上海自然博物馆所在的静安雕塑公园在上海市的中心,交通方便。
我俩因在附近长大,对这里有情结,对附近的道路也比较熟悉。
我们坐公交到达成都北路和山海关路交叉路口时,看到西北地块已动迁,留存了一些老建筑,和根据历史记载而搭建起的酱园,心中特高兴,因为这是城市改造与建设中的进步,留下了城市发展的印记。
我们从熟悉的静安雕塑公园东北门进入公园,沿着成都北路直通石门二路的直道(在公园内),走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前的广场。沿途,安静长长而美丽的园中道路,老人们出来在馆前‘瀑布’旁晒着太阳,一切静谧而安详,原来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和美好。
我俩都已70岁以上,可以免费参观(不用到售票窗口换票),只要出示身份证和疫期通行‘绿码’,在门口接受安检就可入内。
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70岁以上,身高1.3米和6岁以下儿童,现役军人等免票;成人(18岁以上)票30元;年龄60—69岁的门票25元;18岁以下,在校学生,1.3米以上的青少年票12元。
据说售票处设在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1号口的南侧。
进博物馆大门(下图),有《无线语音导览》设备出借,押金200元(要现金)。但我俩都没带现金,只能作罢(租金20元,可电子支付)。
博物馆规定参观路线是由上而下参观(展厅共五层,地上二层,地下三层),所以你进馆后要沿着坡道上行,到二楼后,经验票或验证后,开始二楼的参观。
博物馆有二个餐厅,提供三组套餐。
博物馆也允许带面包、点心进馆。地下几层走廊上有长椅,供观众休息和进食。
地下二夹层(B2M),设有1868咖啡厅。我们点了二杯咖啡和一个披萨,权当午餐,并在高靠背的椅子上休息了好一会。
咖啡厅内,还有一个售卖冰淇淋的铺子。
我们在这里休息时间长一些,我抽空把咖啡厅拍了个够,还把餐桌上的花,放到开放窗台上拍照。调皮与年龄无关吧。
5个层面的展厅,粗粗地看一遍,时间已到下午四点。
外面太阳已渐渐西下,光泽穿进镂空落地墙面,投射到馆内,好美的图画。
出馆后,站在远处再细细观赏,由美国帕金斯威尔设计事务所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后,会有更真切的认识。
据说:自然博物馆设计的灵感来自‘螺’的壳体外形,你看,盘旋而上的绿植屋面冉冉升起,宛如一只‘绿螺’(下图1为网上图片)。它更是一个融山水于一体,绿色节能的建筑。
此时,已到下班的时点,人们匆匆地穿过公园的便道边走边看着;夕阳的余晖,照在公园内种植芦苇的头部,闪着晶莹的亮泽;美国,彼得·沃德克,2008年创作的雕塑《幸福的颜色》还立在那里。
银杏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我们归程的两旁;突然发现,早上过来的路旁,多了个银杏叶围成的心型,我不知道围它的人如何利用它来拍照;但我想浪漫和美好不应该全是年轻人的专利,于是我拍下了我们两位老人的‘鞋印’,寓意着我俩携手同行的足迹,这难道不是更美好的《幸福的颜色》?!
(第一集完,请关注将写的第二集#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二)#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xuezhixin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