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可爱的动物在哪里?——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
2021-02-13 11:31:58
2021-02-13 11:31:58
“老师,我以前跟爸爸妈妈来过动物园,可是都没有看到什么动物呀!” ——在动物园里却没有看到许多动物,很多去过动物园的小伙伴都会和小懿有同样的困惑:怎样才能看到更多的可爱动物呢?当然是跟着我们博物馆奇遇季的大咖老师一起根据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去寻找它们的身影,才是逛动物园的正确打开方式哦! 2020年11月29日,在连续了一个星期的阴雨之后,太阳终于在周末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也给大家带来了愉快的心情。博遇季的小伙伴们准时来到了上海动物园的大门口,排起整齐的队伍,准备去乡土动物区寻找可爱动物们的身影。 博遇季走进上海动物园。阴雨一周,动物园活动的天气真是天公作美,我们一起走进乡土动物展区,了解身边“土著朋友们”。 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展区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国内第一家以“乡土动物”冠名的展区,以上海湿地生境、丘陵密林生境营造为主,展示在这两种生境中栖息的动物物种。 本次带领小伙伴们观赏动物的是生姜老师: 上海动物园、植物园优秀科普讲解志愿者,自然博物爱好者,非常善于和乐于与孩子相处; 多次组织开展线下科普课程,曾带队西双版纳雨林探索、生命简史地质科考、夜访昆虫王国等活动,深受孩子与家长们的喜爱。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小伙伴们在乡土动物区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吧! 在二十四节气歌里,在雨水节气的描述里有一句“獭祭鱼”,说的就是这种可爱的小爪水獭。它生活在中国南部水体环境,爪小只有一粒米大,上肢非常灵活,可以把小石子玩成杂技,擅长捕食淡水蟹,喜欢把捕捉到鱼陈列在岸边,像是在祭祀。但它真的是在祭祀吗?生姜老师为孩子们解读了这个秘密。 上海最大的野生食肉动物是什么?“老虎!狼!”孩子们给出了各种答案。 其实,这种野生动物叫貉,成语“一丘之貉”的主角就是它了。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上海郊区及小区都有貉出没。小朋友不要把他和浣熊及小熊猫搞混哦。如果你在身边看到了貉,不用担心,他们胆子很小,不会主动攻击人,顺其自然,不干扰,不喂食,同时他们是三有动物,只能保护,不能捕捉哦。 小伙伴们在找什么呢? 原来是生姜老师给小伙伴们出了一个谜语:叫猪不是猪,有刺不是刺猬,他是什么呢? 孩子们正在四处寻找谜底呢。找到了找到了!他就是老鼠的近亲——豪猪,他们身上的刺在遇到敌人时,会竖起来,并屁股对着敌人冲过去,当刺扎到敌人后会脱落,从而逃脱危险。 豪猪的刺里还藏着一个秘密,是什么呢? 接着,小伙伴们还看到了姿态优雅的丹顶鹤、上海迷失的原住民——獐、和獐长得很像的黄麂、讲究生活品质会打造“三室两厅”豪宅的狗獾、斑纹极其漂亮的金钱豹、豹猫和百兽之王华南虎,了解到这些动物的各种有趣的故事以及它们的生存现状,思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最后,大家在洒满阳光的大草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为动物们设计它们的住宅。来看看这些充满爱心和想象的作品: (同学们的作品) 生姜老师为今天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们颁发了活动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老师给同学们颁发证书) (老师和同学们合照) 在自然的环境中,用最自然的方式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去满足他们对世界的无尽好奇。让我们一起期待在次与博遇季的神奇之旅吧! 文|博遇季 公众号 | 博物馆奇遇季 更多精彩尽在活动大本营 赶紧扫码加入~▲ 活动招募|点击了解详情并购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奇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