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里又双叒叕发现新物种了!这次,它的名字由你决定!
2021-02-13 11:28:11
2021-02-13 11:28:11
上海动物园里又双叒叕发现新物种了??!! 去年3月,上海动物园里发现新物种“西郊公园毛角蚁甲”的新闻曾轰动一时,这才刚过一年,上海动物园里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图片所示,就是本次上海动物园内最新发现的从未被记录过的昆虫,我们暂时称它为“新种莱甲”。 是不是觉得和“西郊公园毛角蚁甲”有些相似?我们来看下这两只昆虫的“标准照”。 左:西郊公园毛角蚁甲 右:新种莱甲 相比之下,新种莱甲的个头更大,长约4-6mm,属于拟步甲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甲虫”,和隐翅虫科的“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八竿子打不着。 如果还是觉得有点难理解的话,以拟步甲科名气较大的面包虫为例,仔细看下,它们是不是长得有点像呀! 面包虫(幼虫) 哦不不,说的是成虫: 面包虫(成虫) 在上海动物园以摸底调查公园内的本土昆虫多样性为目的的“上海动物园资源昆虫多样性调查及在保护教育资源中的开发应用”课题开展过程中,在恋野物语自然探索工作室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种莱甲采集于上海动物园食肉动物展区后的香樟林内,总共收集了7头标本。 新莱甲生态照 这片香樟林(游客止步区)是上海动物园内环境最为原始,人为活动较少的一片树林,是上海地区少有的保存完整的次生林,亦是包括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在内的许多昆虫、鸟类、貉等本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新莱甲生境照 上海动物园工程师朱建青是首个采集到此物种的研究人员,他于2014年的一个夜晚,在倒落的朽木树皮下首次采集到这只新物种。2016-2017年,为了补充研究样本,恋野物语自然探索工作室在这片区域通过筛虫法又陆续收集到了6头标本,并且记录了生态照和习性。此后经过恋野物语工作室的解剖和国际专家讨论,最终确认该物种为新种。 因此,新种莱甲的生境是倒落的朽木以及落叶腐殖层中,夜间出来爬行觅食。 新莱甲亮点 莱甲属昆虫迄今全球记录360余种,其中中国已知有110余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这是上海首次记录莱甲族莱甲属的甲虫,经过鉴定,此次发现的也是一个莱甲属的新物种。 莱甲属的昆虫后翅退化,扩散能力较弱,因而导致了其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上海动物园可能是该新物种在上海的重要分布点之一。 一起来为新莱甲取名字吧 自从上次“西郊公园毛角蚁甲”的新闻一出,不少网友脑洞大开,纷纷表示也想参与为新物种取名字,这不,机会来了! 作为一个在上海本土发现的昆虫新物种,它的名字应该由生活和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来决定。所以,发挥你们的想象,为新种莱甲取个好名字吧! 怎样为新莱甲取一个合适的中文名?↓↓↓ “XXXX莱甲” XXXX可以是: 新物种的特征,包括形状、颜色等; 新物种的产地,或与产地相关的人文故事等。 * 不介意使用网络用词或其他非正式的词组,但长度不可过长。 征集的为中文名,记述新物种的学术论文将会刊登在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Zootaxa》上(目前在审稿环节)。 活动时间 公开征集时间:4月4日至4月17日 公布时间:4月20日 征集对象与方式 征集对象:社会各界人士 征集方式:上海动物园官方微信、绿色上海官方微信 参与活动方法 将“新莱甲的名字+名字的含义+姓名+联系方式”发送给上述微信平台,两种渠道请勿重复参与。 征集说明 1.每人投稿作品最多1个; 2.参加活动即视为同意其投稿作品被上传到互联网、报纸、电视、期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在评选活动的宣传资料中展示。 评选方法 公开征集结束后,经过评选,最终确定5-10个入围作品,其中1个作品将获得采用奖,直接被采用。 福利 只要参与征名,就有机会免费参与4月21日的地球日活动,及5月的多期生物多样性活动哦! 新莱甲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本文为上海动物园原创,欢迎转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后台联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