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今年收容981只野生动物,史上数量最多!
2021-02-13 11:26:41
2021-02-13 11:26:41
第182次推送 雨林快讯︱第九十二期 “ 耗子尾汁 好好反思” 承担上海90%左右动物收容救护任务的上海动物园 今年到以来收的野生动物史上最多,达到近千只 截至今年11月20日,上海动物园共收容动物132种981只,其中两爬类61种718只,鸟类56种218羽,兽类15种45只。相比之下,去年收容动物的总数是29种328只,今年的数字已经超过去年两倍。 “以前收容较多的是蛇、龟等两栖爬行类动物,还有天鹅、鹦鹉等鸟类,现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还出现豹猫、薮猫等凶猛动物。” 上海动物园动物繁育保护科负责人介绍,其中既有市民捡到送来的动物,也有执法机关罚没的珍稀动物。两爬馆的海龟展区,除了原来展出的4只“庞然大物”外,近日还多了一只娇小可爱的绿海龟,体重只有3公斤的它,是今年3月被市民送到这里的。 收容来的绿海龟 在食肉动物展区,收容来的豹猫和薮猫也安了家。豹猫生活区的环境仿佛野外森林,正在小木屋里打盹的豹猫,看起来类似家猫,但一张开嘴便露出一排尖尖的獠牙,一脸凶相。饲养员说,豹猫生活在亚洲低海拔的森林中,它们性情凶猛,以野兔、鼠、小鹿、鸟为食,并不适合家养。 被收容的这只薮猫,是公安部门、绿化市容部门等在联合执法中查处的。据说,它曾经还是网红,被人当作宠物养在家里,还频频在互联网平台上出镜,为主人吸引很多粉丝。就因为“出了名”,这只薮猫才被有关部门发现并罚没。如今这只薮猫已完全适应了园养生活,每天准时等着饲养员喂食,并享受着温暖舒适的环境。 园内偏僻一隅的隔离检疫场,还住着不少尚未度过检疫期的被收容动物。它们都会经历一套收容程序——先要经过一个月检验检疫,受伤的动物还会接受救护和治疗。健康或者痊愈的野生动物,若是属于上海本土的或能够适应上海生存环境的,就会放归放飞;如果无法在野外生存的,便养在园内进行风土驯化保护,有的还会和游客见面。 许多人还会自发救下被贩卖的野生动物。今年七月,有一名游客扛着很重的麻袋来到动物园,里面装着七八只巨大乌龟。他看到有小贩在街头售卖这些乌龟,便以每只500元的价格买下,送到动物园并问工作人员:“我是不是救下了保护动物?”两爬馆饲养员发现,尽管它们只是普通的中华草龟和中华花龟,但年岁都不小,于是将其全部收下。据说,今年有不少市民从摊贩手里买下各种龟类和蜥蜴,他们不要求任何回报,只希望用一己之力保护野生动物。 如今园养的不少苏卡达陆龟都是收容来的 尽量动物园对收容动物“来者不拒”,但其实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食物和场所,是最大的问题。”园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鸟类和蛇龟类的居住密度已经较高,食肉动物每年还要花去一笔可观的饲料费。 “我们收容的动物数量大、种类多,对动物保护技术力量要求也更高。”园方工作人员表示,如今的饲养员不仅要担负饲养工作,还要进行科学研究、致力于提高动物福祉,近几年来有关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市民饲养的以非法渠道从国外引进的野生动物,对于这些新品种该如何收容救护有一定难度,很多饲养员第一次接触,还需要慢慢摸索饲养方法。(中国青年报) 要想彻底解决动物园的收容压力,不能靠呼吁,还得靠法律。而我们所提到的法律,应该是真正直面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真正解决困境而不是制造麻烦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这部法律要明确人工和野生,从一刀切的量刑转变成有据可循的惩处,就像最近火爆全网的马保国所说的一句话:该松的松,该紧的紧。 大力度打击违法盗猎和走私,同时对于人工繁育已成规模的“三有”及CITES动物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进行规定,这样才能少浪费一些司法资源和公共繁育资源,让动物园更好的对待饲养中的动物,真正讲究保护性伤害问题,而不是对激增的收容动物做出被动的应激反应。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Damon的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