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别样的上海,从田子坊到思南路
2021-02-12 13:09:22
2021-02-12 13:09:22
上海是什么?是东方明珠,还是迪士尼?是南京路,还是豫园?亦或是各种各样让人欣喜又让人嫉妒的资源?这些似乎都是,但又都不全面。 上海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什么,你需要什么。 我印象里的上海是温润的,笼着一层细薄的雾,有如一张泛黄但依然清晰的相片。第一次到上海是1990年实习期间。10月份的大连已是凉爽的仲秋,上海却是暑热尚存,空气中有一种湿润的感觉。印象里,这里应该讲的是清和柔美的上海话,但是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却是标准的普通话和英语,这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大气和包容。 后来,又断断续续到过几次上海,时间都不长,每次差不多都是那几个老地方,并不觉得有多新鲜,但印象却在一次次加深。 上海是城市中的巨无霸,有多大?对于个人来说,恰如一条鱼与一片汪洋大海,充满机遇与生机,大的让人兴奋,也可能大的让人绝望。这次来上海,我问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你在上海读过三年书,你说说哪里好玩?我不看高楼,不去商场,也不要你陪。他想了想,说,你去田子坊吧。 于是就来到了田子坊。 我对古旧的东西情有独钟,因为这些东西里大都承载着历史,耐人寻味。而对树小墙新、靠灯光来装扮的所谓古城、古迹则提不起一丝兴趣。一开始,我以为田子坊类似于青岛的劈柴院,或是淄博的周村大街,但实际上,它们的风格差异颇大。虽然都是有味道的城市旧建筑,但劈柴院就是老青岛的居民区,烟火缭绕,人来人往;周村大街则是老周村的商业区,弥漫着浓浓的浮躁与喧闹;而田子坊虽然也以商业为主,却透出一股细细的艺术气息,有一种安稳的静气。 就面积来说,田子坊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精致的事物大小一定要恰当,如果规模不加限制,便会过犹不及,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整个田子坊,如果只转不买,大约需要一个来小时;如果还要细细品味,花上半天乃至一天时间也不为怪。甚至,就可以慢慢地来回转,只要你愿意,只要时间允许,因为这里与地铁中的上海、摩天大楼中的上海、以及外滩、浦东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 从田子坊出来,看地图,周围还有一些老建筑,于是就慢慢找过去。对上海其实是陌生的,分不清哪条路和哪条路相连,虽然导航方便,但终归是纸上谈兵,不是真实的印象,于是只能走到哪算哪。 就这样走到了思南路。 我从不对上海的灯红酒绿有半点艳羡,但我对上海的历史深深敬重,虽然这厚重的历史中也不乏灯红酒绿的背景。 思南路原属于法租界,先来看看这条路上都有什么吧。 36号原为抗日爱国将领杨森府邸,后转手黄金荣,其两个小妾金素琴、金素文(梅兰芳挂名弟子)居于此。 41号:华拉斯住宅,今上海市文史馆。 44号:卢汉故居。 45-93号 :受保护的“有特色的花园住宅”。其中: 51号—61号:大律师薛笃弼寓所。江西都督李烈钧住宅。 65号-73号:义品村别墅区,建于1921年,弄内十四幢各拥有四百平方米花园的西班牙式小洋房。 其中, 73号:周公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这里免费开放。 87号:梅兰芳寓所。 89号:程潜故居。 91号:李烈钧故居 与思南路交汇的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不需要多说别的吧?单单这一条街,承载了多少历史?黑暗与光明,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如果将这一条街的历史写出来,不知得拍成多少影视作品。 单从建筑与风景来看,思南路的建筑多样性比青岛的八大关稍弱一筹,风景也不如八大关精致。而如果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者肯定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上海是什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观察的视角,无所谓高低优劣,自己满意就好。我来了,又走了,上海依旧,我也依旧。 编辑:刘凤萍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智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