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沪申故事”,随后点击“关注公众号”便可关注我们!
本 公 众 号 每 周 3、5 更 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普通话版本==

上海的弄堂大多用“里”或“坊”来命名,后来,有些新式里弄,也用“邨”或“别墅”的叫法来区别档次。 “胡同”是蒙古语,在北方表示街巷的意思,上海华山路延安中路口的“大胜胡同”,名字十分罕见,其中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外商靠房地产获大利的消息传到西方,一些西方教会也跟踪而来。有家隶属罗马梵蒂冈教廷的比利时教会“普爱堂”,看中了静安寺附近的这块地方,委派在北京传教的德拉蒙德神父到上海来投资,建造弄堂住宅。德拉德蒙神父用“胡同”命名他的弄堂,住宅却没有北京四合院的风格,他接受了石库门的影响,又揉进了巴洛克的特点,“歪打正着”地造出了一条典型海派的新式里弄。“大胜胡同”里有一幢英国古典式花园住宅,那就是德拉德蒙神父的旧居,现在是农场局的办公楼(华山路263弄6号)。
泰康路上“田子坊”名字倒很上海,然而,此“坊”却非只表示弄堂,其中另藏深意。泰康路原本只是一条马路集市,上世纪末,因陈逸飞、尔冬强等艺术家先后在这里做工作室,开画廊,人气逐渐多起来,尤其是泰康路210弄,格外兴旺。
泰康路变成了上海的艺术地标,需要给这里的弄堂起个特别的名字,老画家黄永玉想起了一个叫“田子方”的古人。田子方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学生,道德学问都很好,魏文侯聘他做老师。
有一次,田子方与魏文侯的太子在路上相遇,太子恭敬在地下车行礼,田子方却视若不见,傲然而过。太子十分气愤,责问田子方:“究竟是富贵者有资格傲慢,还是贫贱者有资格傲慢?”田子方回答:“当然是贫贱者才有资格傲慢看不起人。”田子方解释说:“如果一国之君傲慢,就会失去人心,从而失国。如果诸侯贵族傲慢,就会失去下属支持,从而失地。贫贱者一无所失,四处漂泊,谈不拢、看不起就傲慢,一走了之,难道还怕失去贫贱吗?”太子听了,如醍醐灌顶,恭恭敬敬地向田子方行了三个大礼,才满意地离开。
泰康路的艺术家们一致同意,就用田子方的仿词“田子坊”做了这里的名字。-
-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上海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