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闭店近90家店铺,仍在继续……
2021-02-12 12:54:58
2021-02-12 12:54:58
慌了! 田子坊,请别再关门了! 突如其来,从年初至今 田子坊瞬息关掉了近90家店铺 原本300+店铺,在每日递减 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卷帘门被拉起 “出租”在门口尤为醒目 很多店铺为了生存开始打折促销 目之所及皆是 “半价出售” “清仓甩卖” “买一送一” 田子坊今年客流量骤降了1/3 因为疫情限流瞬时最大承载量只有2500人次 而同比往年日均每小时3000-4000+的客流量 实在是令人叹惋 我们去的当天,周末 客流量仅仅有963人 店主生存告急 从1万多到8万多不等的房租 没有免减,基本入不敷出 18年的老店,火了12年的网红…… 风靡国内甚至全球的文艺地标 田子坊 这一次,竟然以这种方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内心百感,五味杂陈 田子坊,不想说再见!! 我们到访的那天是一个周末,下午六点钟,正应是人流如织的时候,它的园区却只有区区963人。2号口开始审核每个人的随申码,这样的停驻,也并没有引发很长的排队,游客依旧零散。 相较曾经的年人均客流量1450万+的人数,如今已经日渐萧索,摩肩擦肘的人人人人时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恢复。 我们找附近的店主聊了一下,听这家旗袍店的姐姐说,像她们在巷弄里面房租每月大概在2万左右,还要看面积,而在街面上的房租都在7-8万左右。 房租没有减免,加之限流和疫情影响,客流量比去年近乎骤降一半,基本是连老本都吃不回了,她旁边的门店刚刚撤出,而周围还有很多门面,在准备离开。 很多店铺为了生存都打起了促销政策,气味图书馆5折促销,雪花膏很多都买一送一,衣服“清仓甩卖”几个字到处都是。 大白兔奶糖和一些有上海特色的店铺,目前还算有生意,可能未来一段时间,田子坊要靠这些老物件,艰难的维持着。 很多老板在街上都看起来很闲适,抽着烟,玩着手机,心里焦虑着,眉头紧皱。 那些火了十几年的老店 ,都告别了 丹咖啡,在田子坊开了13年,一个提拉米苏承包了很多甜品爱好者的胃,老板娘的手冲也深受热爱,店里还会提供一些日料,而今却没能走过2020年的夏天,最后还是说了再见。 火了12年的莲池印度餐厅,没想到也结束了营业。老板娘是做舞美的,因此把自己对于美的认知都融入进了店里,主厨也是上海很有名的印度厨师,口味始终在上海印度菜排前五。 卓玛艺品算是最早入驻田子坊的一批了,至今已经18年,主理人因为跨国恋而来到上海,丈夫是法国人,店内的很多设计都是她亲手做的,融入传统藏文化和现代的理念,而今告别。 独角兽的一天,曾经的少女打卡店,粉嫩嫩的墙面,梦幻的海洋球,可爱的独角兽,让这里如童话世界一般,奶茶也都是颜值爆表,粉嫩、魔幻。如今暂别了,不知故事何时续写。 老味道在上海也开了有些年头,主营一些炸串、臭豆腐,倒也在上海有了一些回头客,如今歇业,有些“老味道”不知道要在哪里吃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 那个火了很久的街边摊豆花我们找了很久,这次没有找到,不知道叔叔是否还在这里售卖了,希望仍在继续。 还有很多店铺已经闭门,有米酸奶、粒记仙豆糕、小熊故事、吴记肉铺、成都串串、降龙爪爪……那些我们曾经吃过或经过的东西,都在消失。 在上海开了3年的田子坊咖啡烘焙,依旧如常,我们走进去的时候,一位主理人做着咖啡,另一位正在烘焙咖啡豆。 转身很多奖项在架子上摆着,小小的十几平米店里,却是装着大神的地方,第五届ABrc指定豆烘焙赛亚军,2019年杭州赛区云南咖啡冲煮大赛季军等。 近期的咖啡豆是一只深烘焙的拼配,但我觉得店内的手冲才是王道,他们的云南也很值得一试喔。这样的宝藏店铺,希望一直开下去! 大个子薯条还在,田子坊最火的薯条,每月卖出80000+份,今年也递减,40cm长的薯条,排队的场面却不见。 门口的豆花很值得一试,去的那天两个小姐姐坐在那里吃着,就像曾经上海大排档的街边风景。 明星也在吃的龙袍蟹黄汤包还在,是有近百年历史的品牌汤包。延续了乾隆年间的传统“即制即蒸”,因“皮薄似纸,贵如龙袍”而得名。 在田子坊里开了3年的二楼古着店,搬出了田子坊园区。在5号门右手边200米的地方新开了一家店,比之前又大了一点,把之前的大浪摄影也一起搬来了这里。 这家小店,在疫情期间翻修,开始门口摆起摊来,倒是成为了别样的风景线。 田子坊最火的这个来自四川的技艺——采耳,依旧几步一店,2号门的采耳文化体验馆,3号门的为为采耳算是田子坊比较早期的了,也是跟着田子坊一起兴衰。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的画家陈逸飞、王劼音,艺术家尔冬强、李守白等人已经不在这里了,空留了一个陈逸飞纪念馆,算是对田子坊创意街区开端的纪念。 1998年前田子坊还是一个马路市集,如今走过了22年,田子坊早已从那个露天小集市,变成上海石库门旅游风向标,300多家门店,构成它世界级的文艺地标名号! 不仅如此,田子坊还是上海弄堂的石库门遗珠,至今依旧有居民居住,杂糅着市井生活、商业旅游、文化艺术……也让这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取名“田子坊”意为中国古代“画家”的谐音。后因著名画家陈逸飞、王劼音,艺术家尔冬强、李守白等在1998年陆续入驻,而一点一点演变成今天的现代创意聚集地。 有7个门,有的是石库门的门脸,有的是家庭小区的模样,仿佛从不同的门进入,你都可以窥见它不同的面貌,而今这个老牌地标突变,逐渐冷清萧索。 我们希望关掉的近90家店铺,只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希望只是暂时萧索,希望属于田子坊的熙熙攘攘,不要消失在魔都的夜色中…不要消失,田子坊!我们热爱你,上海因你而特别! 在田子坊你有留下什么难忘的回忆么? 有没有哪个好味道,你还想再次吃到? 地址:泰康路210号 微信:shlm001 电话:13166389937 点个“zan”或“在看”,为田子坊加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热门美食